解碼羊城紅色基因|長安大學學子探訪廣州起義紀念館和廣州革命歷史紀念館
7月27日,長安大學赴廣東珠三角“交通強國筑路行”暑期社會實踐隊一行前往廣州起義紀念館、廣州革命歷史紀念館,開啟了一場與歷史對話、解碼紅色基因的深刻之旅。
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動了廣州起義。在張?zhí)缀腿~挺、葉劍英等領導下,首次公開打出了“工農(nóng)紅軍”的旗號,成立了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開創(chuàng)了城鄉(xiāng)配合、工農(nóng)兵聯(lián)合舉行武裝起義的先例。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大革命失敗后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一次英勇反擊,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chuàng)立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
 |
認真聆聽講解 |
在廣州起義紀念館中,實踐隊員們感受著濃重的歷史氛圍,欣賞著珍貴的歷史文物,回憶著那段充滿熱血的歷史。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深入了解廣州起義的籌備、爆發(fā)與后續(xù)影響。從秘密策劃時的小心翼翼,到起義槍響后的奮勇沖鋒,先輩們無畏艱險、敢于犧牲的精神,一點點浸入大家的內(nèi)心。“將成即毀原嘗試,雖敗猶榮應贊揚。”廣州起義為中國革命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jīng)驗,在起義中建立起來的人民軍隊,在中國革命的長期斗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走出紀念館,實踐隊員懷揣著對厚重歷史的敬意,認真翻閱館內(nèi)相關介紹書籍,指尖輕撫過斑駁的書頁,仿佛觸摸到了那段崢嶸歲月的脈搏。他們時而凝神細讀,時而低聲交流,滿眼是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這份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正化作新時代長大學子心中生生不息的薪火。
 |
 |
尋找革命奮斗脈絡 |
閱讀相關書籍 |
從紀念館出發(fā),實踐隊員們前往烈士陵園與廣州革命歷史紀念館。在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間,烈士紀念碑巍峨矗立,隊員們默哀致敬。踏入莊嚴肅穆的廣州革命歷史紀念館,時光仿佛在此凝固。一件件泛黃的文書、一枚枚斑駁的徽章、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將那段風云激蕩的歲月娓娓道來。隊員們指尖輕觸展柜玻璃,目光流連于起義籌備的密函手稿、地下工作的暗語密碼、革命志士的絕筆家書,耳畔似乎回蕩著當年起義的沖鋒號角。
 |
 |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
默哀致敬先烈 |
|
在廣州革命歷史紀念館前合影 |
以青春腳步丈量紅色熱土,通過實地探訪,隊員們真切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從革命先輩的事跡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這份紅色記憶已深深銘刻于心,將成為指引前行的精神坐標。在未來的學習實踐中,他們將傳承廣州起義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