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導電奧秘,洞悉絕緣本質
——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服務隊開展特色課程
2024年7月19日,在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服務隊三下鄉(xiāng)期間,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服務隊后勤組成員陳祖燁(小葉老師),在星槎小學成長營里精心準備了一堂名為“電子舞者:導體與絕緣體的探秘之旅”的特色課程。本門課程緊密銜接國家科技前沿,以導體與絕緣體在科技領域的廣泛應用為例子,旨在帶領同學們了解導體與絕緣體的定義與區(qū)別,同時也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使得同學們能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
(圖1:小葉老師進行圖片展示)
課程伊始,小葉老師運用三張圖片作為開場,前兩者輕松引發(fā)共鳴,最后一張則巧妙設疑,瞬間吸引了所有同學的好奇目光。于是,通過揭秘電路板的廬山真面目及其構成,小葉老師不僅自然過渡到課程主題,還在無形中拓寬了同學們的科技視野。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環(huán)節(jié)也極大程度地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為后續(xù)課程的順利進行埋下了良好的基礎。
(圖2:同學們思考什么是導體與絕緣體)
接著,小葉老師提出了問題,何為導體與絕緣體。在同學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后,小葉老師給出了準確的定義,并且以幽默的描述和形象生動的比喻來幫助同學們理解導體與絕緣體的定義,完美詮釋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治學之道,既鍛煉了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又培養(yǎng)了其先思后行的良好習慣。
(圖3: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
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使同學們對知識進行實踐,小葉老師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帶領同學們了解導體檢測器的原理,隨后利用導體檢測器檢測實驗材料,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從猜測到驗證的全過程。每一次猜測的過程,都加深了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每一次結果的揭曉,都引領著同學們邁向新知的征途;每一次探索與實踐,都點燃了同學們求知的火花。
(圖4:同學們進行游戲)
寓教于學,也要寓教于樂。在一門精心設計的課程中,靈活地融入娛樂游戲元素,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果,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小葉老師設置一個別開生面的兩人競賽小游戲,讓同學們將學到的知識以娛樂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不僅加深了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大大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娛樂游戲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也逐漸高漲。
(圖5:小葉老師給同學們做演示)
課程步入尾聲,小葉老師以視頻為媒介,以實例為載體,教導大家在生活中如何安全用電,避免紙上談兵,做到躬行實踐。當然,本節(jié)課也少不了課堂總結。課堂總結以思維導圖為脈絡,不僅幫助同學們對本節(jié)課程所學知識進行框架建構,還幫助同學們進行查漏補缺、不斷自省。這不僅是對知識的梳理與鞏固,更是對同學們學習成果的認可與鼓勵,為他們的學習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這一節(jié)以“導體與絕緣體”為核心的特色課程中,同學們踏上了探索科學奧秘的奇妙旅程,深切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無窮魅力。通過互相探討與親身體驗,他們的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學會了如何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次課程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同學們對物理學科乃至整個科學世界的好奇心之門,激發(fā)了他們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濃厚興趣,這無疑為他們的未來學習之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而課程所傳授的導體與絕緣體的知識,不僅讓同學們了解到這些基礎物理概念在科技領域的重要應用,還能把這些知識直接應用于日常生活。這種將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的教學方式,真正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為同學們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撰稿人:陳祖燁
初審人:盧馨穎
復審人:李海峰
終審人:王豐
來稿單位: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團委學生會服務隊
來稿時間:2024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