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在當今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于青少年的科學教育也具有重要性。為提高6-14歲青少年的科技素養(yǎng),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創(chuàng)新的種子”。2024年7月11日上午,雷鋒青年團——蜀“西”有鄰社會實踐隊依托與四川科技館的館校結對項目,帶領蜀西社區(qū)的13組家庭于四川科技館開展了主題為“走進科技場館,提升科學素養(yǎng)”的科普宣講活動。
圖1活動前安全教育中

圖2介紹活動內容
活動開始前,志愿者們帶領13組家庭在四川科技館門口進行點到、對接,確保每位小朋友的安全。先在科技館門口組織合影,便于后續(xù)小朋友們的自由活動。
主講人吳昊彤和志愿者們帶領小朋友們先來到機械廳。通過講解四川鹽井的歷史和鉆井技術以及早在北宋時期就出現了以齒輪運轉模仿日月星辰周期的機械鐘,引起了小朋友們極大的興趣。接著講解了鉆井技術的進步和發(fā)明機械鐘的智慧,讓小朋友們了解到中國古代科技技術的源遠流長。
圖3講解機械鐘
接著來到第二個展廳:聲光電廳。通過讓小朋友們進行親身觸摸和感受,主講人為小朋友們講解了光線的反射、折射以及透鏡等光學元件;參觀了發(fā)電機與電動機組合展項和法拉第籠;了解了“怒發(fā)沖冠”的現象,讓小朋友們發(fā)現聲光電的奧秘。
圖4觀看實驗現象

圖5小朋友們在等待“回聲”現象
第三個展廳是數學力學廳。通過井蓋游戲和自己拉自己的小游戲,主講人為小朋友們講解了滑輪和懸鏈曲線的原理。接著是圓與非圓路面、“香蕉球”,讓小朋友們看到了神奇的現象和自己親身實踐出來的原理。
圖6小朋友們親身感受實驗中

圖7小朋友們參與懸鏈曲線活動中

圖8志愿者們認真負責
最后來到了機器人廳,主講人為小朋友們講解了機器人的三個成長階段和迭代更替,展廳水池中的機器魚做得栩栩如生,讓小朋友們都駐足觀望,為機器人的精密技術而感到興奮。
圖9全體成員合影留念
在參觀結束之后,小朋友們都意猶未盡,由家長陪同進行自由活動,此次“走進科技場館,提升科學素養(yǎng)”活動圓滿結束!
青少年科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關乎個人發(fā)展,更是國家創(chuàng)新活力的重要源泉。通過此次科普活動,進一步幫助更多青少年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對于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撰稿人:西華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