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賡續(xù)精神血脈,光照世紀中華。2023年7月15日,南京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新時代紅色精神傳承與弘揚路徑研究”小隊前往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此次特殊的社會實踐之旅,隊員們深入了解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和革命歷程,感悟到了革命先輩們的無私奉獻和犧牲精神,追尋革命先烈的足跡,感受革命的偉大歷史。
西柏坡——一個處于太行山東麓和華北平原過渡地帶的極為普通的小山村,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進可攻退可守,因曾記錄了一部黨和國家輝煌、厚重的歷史而聞名于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數(shù)次踏上紅色革命圣地,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多次強調(diào)要從中國革命歷史、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精神中汲取養(yǎng)分。于是,“新時代紅色精神傳承與弘揚路徑研究”實踐隊伍的旅途從這里開始。
圖 1為團隊隊員于紀念館前合影 實踐小隊成員 陳晚心 攝 在參觀活動中,實踐隊員們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內(nèi)的陳列展覽,重溫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光輝歷史。他們聆聽了導游的講解,了解了西柏坡作為中國革命的圣地的重要意義。通過展覽中的珍貴文物、圖片和文字介紹,學生們親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yōu)榱藝液腿嗣竦挠⒂聤^斗。

圖 2為西柏坡紀念館內(nèi)西柏坡村周邊模型 陳晚心 攝 據(jù)西柏坡紀念館工作人員介紹,截至2014年3月,西柏坡紀念館館藏革命文物超過兩千件,其中一級品多達八類15件,通過文物、文獻、圖片等系統(tǒng)地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領袖們在西柏坡期間的革命實踐活動。在西柏坡紀念館的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隊員們了解了紀念館的運作和管理,以及背后的艱辛努力。他們感受到了保護和傳承革命歷史的重要性,也對自己作為當代青年的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參觀結(jié)束后,隊員張文靚表示:“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光輝歷史,也對革命先輩們的付出和奉獻心懷敬意。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繼承和發(fā)揚先輩們的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圖 3為實踐小隊成員參觀紀念館 陳晚心 攝 此次去西柏坡紀念館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隊員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也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實踐團隊表示,參觀只是一種形式,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秉承初心、慎終如始,時時刻刻將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并轉(zhuǎn)化為扎實的行動則更為重要。他們將以這次實踐為契機,不忘初心,繼續(xù)努力,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