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安大學子三下鄉(xiāng):傳承紅色基因 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和政治標識。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發(fā)展傳承,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安徽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廣鄉(xiāng)村之安,大薪火之德”實踐團隊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在廣德開啟了一系列以“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為主題的實踐調研活動。
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賡續(xù)文化薪火 紅色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結晶,廣德市博物館以其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遺產而聞名。7月19日,調研團隊員們前往廣德博物館開展實踐調研活動。館中展示了新民主革命時期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廣德人民的革命奮斗史,以及建國后廣德為國防建設做出的貢獻。走進廣德博物館,走近百年黨史記憶,讓紅色文化浸潤心靈,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圖 1隊員在展廳合影留念
在博物館參觀完紅色文化后,隊員們來到了明德制扇非遺研學基地。為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明德制扇的傳承人們用非遺作品詮釋紅色精神,用非遺匠心傳承革命意志,用非遺魅力弘揚紅色文化。隨著明德制扇傳承人的介紹,隊員們來到了竹扇成品展示區(qū),在那幽幽的竹制品所獨有的清香中,那一把把扇子在燈光下恍若一個個生命,正在講述著一個個故事。負責人著重介紹了建國70周年以及建黨100周年紀念扇,以竹扇的形式描摹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
圖 2紅色折扇展示
挖掘紅色資源,打響紅旅品牌用活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時空長廣,皖美新杭”展覽館及英烈山紀念館均是廣德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調研團隊員們懷揣著對先輩們的崇敬之情前往參觀學習。
位于廣德市牛頭山社區(qū)原工人文化宮舊址的“時空長廣,皖美新杭”展覽館,已成為新杭鎮(zhèn)重溫長廣光輝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發(fā)揚紅色精神的重要陣地。調研團隊員們在時空長廣展覽館內依次參觀了魚米之鄉(xiāng)、風起云涌、崢嶸歲月、鎏金礦城、不忘初心、擘畫未來六個展廳。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隊員們追昔撫今、邊走邊談,感受這片土地所承載的厚重歷史、感悟革命先輩的奮斗故事、重溫長廣煤礦所走過的60余載的光輝歷程。

圖 3隊員認真傾聽講解
尋訪英烈魂歸處,深悼青山埋忠骨。英烈山紀念館前,鮮艷的黨徽熠熠生輝。調研團隊員們懷著莊嚴肅穆的心情走進紀念館,隨著講解員的介紹,隊員們激動澎湃,首肯心折,感受到了烈士們對航天事業(yè)的熱愛和對祖國的衷心。浩瀚的藍天,或許未來得及銘刻下英烈們的笑容,然而倒下去的高度,卻永久的撐起了一片廣闊的藍天。

圖 4隊員觀看烈士紀念片
追尋紅色記憶,汲取奮進力量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7月19日,調研團隊員們赴廣德升平街道參加"學黨史 悟初心"主題黨日活動。
退休中學政治教師夏明學為街道黨員干部及調研團的學生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黨課內容振奮人心、緊貼新時代,調研團的同學們紛紛表示深受鼓舞。課后,調研團的兩名學生黨員對夏明學老師進行專訪,夏老師以自身經歷為例,鼓勵學生黨員們共同學習黨史黨章,把偉大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最后,調研團成員與街道工作人員、退休黨員共同拼起中國地圖。中國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容分割,在貼中國版圖過程中,每個人的臉上心中都洋溢著驕傲與自豪。

圖 5退休黨員拼貼中國版圖
通過一系列的紅色實踐調研活動,調研團隊員們受益匪淺,首肯心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時代青年重任在肩,應從紅色文化中感悟黨的苦難與輝煌,使紅色基因薪火相傳,不斷長志氣、硬骨氣、蓄底氣,不辱使命,不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