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7月15日電(通訊員 王心潔)擔當青年大任,貢獻青春偉力。為促進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辛南小學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以及豐富暑期社會課程,蘇州大學蘇州醫(yī)學院“欣長征彩虹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跨越了1556公里,歷經了25小時40分鐘來到辛南小學進行三下鄉(xiāng)支教活動,于7月15日開始了第一天的授課。此次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開展趣味課堂,益智游戲,手工實踐的方式來補充多面的課外知識,激發(fā)潛在的興趣愛好,增長才干與見識,從而進一步促進鄉(xiāng)村教育健康發(fā)展。團隊目前分低中高年級設置了多種有趣生動的課程,每個年級段計劃二十余節(jié)課,寓教于樂,通過游戲化教學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學習中收獲快樂。
從“辛”啟航,初次結識迎著八點初升的朝陽,一批可愛的小孩子背著厚厚的書包,帶著沉甸甸的水杯,揮手告別父母,踏入辛南小學的大門。煙雨正蒙蒙,徐風恰乘涼。雨勢漸大,但無法澆滅孩子們上學的熱情。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他們嘴角勾起了微笑,他們眼中有求知的欲望,他們心中有熱情的火焰。
為了促進團隊各成員與小朋友們之間的相互了解,開學第一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成員的自我介紹以及對課程的簡單預熱。成員們的專業(yè)背景介紹各有特色,包括法學、醫(yī)學、社會學以及師范專業(yè)等等,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與好奇心,也擴展了孩子們的職業(yè)視野。接著,借用擊鼓傳花、數(shù)字炸彈等趣味游戲的方式讓小朋友們進行自我介紹和表演展示。最后跟小朋友進行了一些輕松愉快的簡單聊天,加深了與孩子們的深入交流與溝通,更好地促進了師生間的和諧關系。
圖為團隊成員主持數(shù)字炸彈游戲環(huán)節(jié)。圖為通訊員張哲攝
盛唐霞光,照亮今夕縱觀上下五千年,華夏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光輝的盛唐,銘刻青史,為人津津樂道。憶盛唐,永燦爛;長相思,在長安。盛世大唐,萬國來朝,不夜未央;盛世大唐,長街琳瑯,酌飲美酒;盛世大唐,詩壇萬千,句句珠璣;盛世大唐,胡璇琵琶、霓裳羽衣,歌舞升平、言笑晏晏。因此,向孩子們講授大唐故事,不僅有助于孩子們了解盛唐歷史,身臨其境地體會到詩仙詩圣的創(chuàng)作背景,還能激發(fā)他們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為給孩子們介紹盛唐歷史等相關知識,團隊成員李大業(yè)通過迷人的故事,有趣的圖片,流暢的表達帶領小朋友們穿梭回不夜城,體會歷史的風土人情。他首先簡單介紹了隋朝末年動蕩的社會背景,其次說明了李世民是如何“一戰(zhàn)擒雙王”,最后唐朝建立,在唐太宗的統(tǒng)治下,盛唐的雛形漸漸初現(xiàn)。了解了盛唐的建立過程,孩子們顯然能更好地見微知著,從而了解中國王朝建立的情況。
圖為團隊成員講解隋朝割據地圖。圖為通訊員李玉婷攝
立體世界,賦予巧思教育應該是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體。當下的兒童對學業(yè)十分重視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手工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手抵心,以心馭物,以物寄情,以情表意。只有一寸一寸的時光才能打造有情感有溫度的作品。因此,欣長征團隊設置了多項手工實踐課程,教會孩子們運用雙手,把控時間,從而取得滿意的作品,提高自信心,增強幸福感。
為給孩子們培養(yǎng)實踐能力,團隊成員康藝馨開展了《立體書》課程。分為兩個階段,立體書介紹和手工實踐階段。孩子們發(fā)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基礎的繪畫功底,創(chuàng)作了眾多特立獨行的作品。有的是“藍”月亮,有的是七彩云,……巧思獨特,極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圖為團隊成員介紹歷史書制作方法。圖為通訊員張哲攝
體育精神,薪火相傳在中國,毛主席曾說過:“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而在西方的歷史傳統(tǒng)中,也未曾忽視過體育運動,譬如緣起于古希臘的奧運會。體育運動種類繁多,但異中有同,那就是——強調毅力。要始終相信堅持不懈,會成就更好的自己。因此,團隊希望通過強調體育的重要意義從而間接培養(yǎng)孩子們在面對挫折時的毅力與勇于克服困難的逆商。
為了拓寬小朋友們的全球視野,增強體育精神,團隊成員夏鑫帶來了《走進奧林匹克》的課程。首先,由一段奧運會視頻引入,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留下奧林匹克的印象。接著,從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產生、標志等多方面為孩子們擘畫了奧運會的制度藍圖。然后通過與孩子們的互動,讓他們感受奧運冠軍們的的意志品質。最后,以“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作為課程的收尾,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孩子們不僅感受到了奧運會的魅力與意義,還懂得了夢想在汗水的澆灌下是金色的,而勝利是超越曾經的自己的道理。
圖為團隊成員介紹奧運會歷史。圖為通訊員徐陳佳攝
“欣長征 彩虹行”暑期社會實踐正式開始了!哪怕這是一個雨季,哪怕路途遙遠,哪怕教室有所變動,但團隊各成員的心是激動的,因為他們帶著促進鄉(xiāng)村教育的信念而來;而小朋友們的心也是熾熱的,因為他們帶著求知的欲望而來。毋庸置疑,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實踐活動。
“有一份熱,發(fā)一分光”,這是一份堅守;“矢志奮斗,甘于奉獻”,這是一份責任。“一葦以航,素履以往”,這是一份恒心。微風仍在輕拂,細雨仍在綿綿,但“欣長征 彩虹行”的熱情與夢想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