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電詐手段和形式也呈現多樣化趨勢,學生被電信詐騙的案例也屢見不鮮,青少年應當提高防詐騙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全面強化預警防范,構筑‘全民反詐’防線……”1月27日,2024年大學生寒假“返家鄉(xiāng)”網絡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實踐團成員余心怡回到母校冷水江市第六中學,為母校的學弟學妹們開展關于網絡反詐知識的主題宣講。

圖為余欣怡在教室自我介紹
余心怡從網絡詐騙的類型、網絡詐騙實例、網絡詐騙預防三個方面為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網絡安全知識,利用宣傳講解與視頻實例相結合,全方位、多層次地為同學們進行了網絡安全科普。
圖為余欣怡在教室播放相關視頻
宣講過程中,余心怡為大家展現常見的網絡詐騙公式。“同學們要注意了,最常見的電信詐騙就在你們身邊,‘QQ被盜+好友輔助驗證’,不法分子通過盜取QQ進行詐騙……”余心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講解,給同學們敲響警鐘。

圖為余欣怡在教室介紹信息泄露隱患
面對更為復雜的網絡詐騙類型,余心怡為大家介紹了預防詐騙小妙招:“一定要記住‘六不’和‘三問’原則,即不輕信、不匯款、不泄露、不掃碼、不點擊鏈接;被要求匯款時,主動詢問銀行、警察、當事人。另外還要特別牢記詐騙預警和反詐勸阻電話‘12381、96110’。”“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倘若真的被騙了該怎么辦呢?”“當詐騙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不要驚慌,保持沉著冷靜,第一時間向警察尋求幫助,隨后撥打銀聯專線尋求幫助。”余心怡認真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

圖為余欣怡在教室與同學們合影
高三一班的班主任劉老師在宣講結束后表示:“近年來電信詐騙類型層出不窮,犯罪手段不斷翻新,這次活動有非凡的意義,讓同學們切實體會到預防和識別電信詐騙方法的重要性,遠離陷阱需要始終牢記:反詐千萬條,謹慎第一條。”
2024年大學生寒假“返家鄉(xiāng)”網絡安全科普“千人百地”云實踐開展以來,各地學子積極配合響應,踴躍投身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本次網絡安全知識宣講“聲”入校園,不僅體現了當代青年主動擔當維護網絡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進一步提升了當地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和信息安全素養(yǎng),提高反詐防騙的意識和能力,促進營造清朗網絡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