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支教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團隊成員根據工作計劃和此次服務對象實際需求,準備了人文素質、杜絕校園欺凌、文化傳承、創(chuàng)意手工等多種主題課程。
提高綜合素質,養(yǎng)成優(yōu)良美德,引導孩子們形成正確價值觀。團隊開展人文素質主題課程,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性別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讓同學們健康、安全、快樂地成長。團隊成員準備了男女平等主題課程,志愿者老師由“孝烈將軍”花木蘭、鋼琴家郎朗等人物進行舉例引入課程,又通過講解已經消亡的裹小腳這一陋習跟同學們說明男尊女卑的社會是錯誤的,是必然滅亡的,只有兩性平等的社會才能健康,和諧的發(fā)展;同時,為了培養(yǎng)同學們的良好美德,志愿者老師讓每個同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何去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中小學生,同學們積極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隨后,讓同學們講講誰是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同學并說明他哪些方面值得同學們去學習。課程最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自己通過今天的課程,了解到了之前自己沒注意的同學身上閃光點,以后會向這些同學去學習,同時要學會發(fā)現并學習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讓自己變得更好。此次人文素質主題課程豐富了農村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讓孩子們認識到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同時開拓了他們的眼界,為他們的成長之路增添一份多元的色彩。
了解欺凌危害,杜絕校園欺凌,幫助孩子們應對校園欺凌問題。據了解,近年來校園欺凌問題日益凸顯,給同學們的成長和學習帶來了嚴重的困擾,校園欺凌問題不容忽視。團隊成員決定開展杜絕校園欺凌主題課程,通過專業(yè)的講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同學們深入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解決方法,使他們在面對欺凌時能夠有效地應對。課堂上,志愿者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動的案例,并通過小組討論等互動環(huán)節(jié)來進行課程內容,學生們也積極參與并表達自己的看法和體驗。本次杜絕校園欺凌主題課程的開展不僅是對志愿者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關注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維護校園和諧。希望通過這樣的課程,讓同學們更加明確地認識到校園欺凌問題的嚴重性和錯誤性,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打造一個和諧、友善的校園環(huán)境。
了解民族特點,認識漢字發(fā)展,傳承并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團隊開展文化傳承主題課程,在課堂上,志愿者老師通過講解、互動、示范、練習等形式,向同學們介紹民族舞,帶領學生們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以及我國少數民族舞的特點以及各民族的民族舞風格;介紹書寫最美漢字的基本知識,讓同學們了解中國漢字的構造方法以及中國漢字的發(fā)展歷程,帶領同學們一起學習毛筆字的書寫,著重培養(yǎng)同學們的文化興趣,在安享幸福生活的同時,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航傳統(tǒng)文化,讓孩子們自覺成為傳承文化的使者,為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啟發(fā)內心思維,培養(yǎng)動手能力,推動思想教育和藝術娛樂同步發(fā)展。團隊開展創(chuàng)意手工課程,提高農村教育質量,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在粘土手工課程中,志愿者們通過視頻的方式,讓同學們了解了基本的粘土造型技巧,并引導學生們制作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植物模型;手繪課程中,同學們們學習了繪畫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志愿者們耐心地教導他們如何運用顏色和形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此外,手工制作課程中,孩子們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了一些小手工藝品,如紙風車、折紙花等,志愿者老師也在制作過程中向學生們講述了關于環(huán)保和資源再利用的知識,引導他們積極擁抱簡約生活方式。通過本次創(chuàng)意手工課程,不僅使得孩子們的暑假更加豐富多彩,而且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培養(yǎng)和提高。
實踐磨礪品性,支教攜愛同行。在本次支教志愿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傳遞愛心,發(fā)揚奉獻精神,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新時代志愿精神,體現出了志愿者們的責任與擔當;作為新時代青年,志愿者們也將擔當時代責任,承擔時代使命,努力成為時代前行的先鋒;同時這次活動也豐富了農村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激發(fā)他們內心深處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讓每位孩子感到愛與關懷,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